首先,接下來這段內容沒有任何科學依據,只是個人對於身邊人事物的觀察。
記得不久前,體會到台灣有線電視的重播率過高,說不定是造成失智的可能性。但要說是電視的重播率過高,倒不如說是日常生活的重覆性過高。
4/21得到app一段音頻提到,失智症造成的原因之一是「孤獨」。從「孤獨」這個點來延伸,再參考家中長輩的狀況,大概有了初步的想法。
那就是跟退休的生活方式有關。有些人退休後,是豐富的生活,不停的學新事物,認識新朋友,生活不至於「孤獨」。
人在記憶事物時,需帶入「人事時地物」,例如高中同學,國小同學,出社會第一份工作認識的人…等等。但長年的退休生活,再加上環境沒有改變,日復一日的相同,交談對象的減少,盯著電視看著重覆的內容。有可能造成記憶的錯亂,就像星爺不停重播的電影,無法記得實際上,第一次是什麼時候觀看的。
當記憶錯亂時,就開始出現,誰誰誰是否還在某公司工作?還是誰誰誰是否單身?還有過去曾經做過什麼事?老人家就開始不記得新的東西。因為跟人的連結減少了,也沒有狀態上的變化了。
年少時,會記得的是國中暗戀的對象,會記得的是高中那年一起追的女孩,會記得的是大學一起蹺的課,到出社會後的每一份工作,每一個社交場合認識的新朋友。
但「孤獨」的退休生活,卻是長達10年以上的重覆。可能每日就看著兒子、女兒出門上班,看著孫子上課,也可能沒住在一起。只能自己一個人看著電視,偶而上上市場,當體力越來越差時,連市場都不想去了。日復一日的與老友們,聊著過往,就這樣停留在過去,如同時間凍結般。
因為不是科學的統計,只是看著身邊的老人家而有所感。
從「孤獨」與「凍結」來想,人真得要退休嗎?是否有認真想過退休生活是怎樣呢?當孩子與孫子都不再需要你時,你是否有想過一個人生活的價值呢?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
注意: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