{談失敗}學貸,到底對還是錯?



在嚇到吃手手的情況下,決定繼續來{談失敗}。

在我人生中的失敗,不得不提到大三休學,學貸30萬這件事。


願意學貸就讀大學的動機很多,其中一個原因是國中就發現自己讀書還可以,在讀書還可以的情況下,國中老師自然建議升普通高中,再升大學。

而當時家中並沒有出大學生,在民國84年時,大學學歷還算值錢跟亮眼,就這樣在小小的心靈中,決定往大學走。

在高中時期,有偶發性的成績不錯。

還記得一次跟導師的對談中,我提到高中畢業後,想先工作,等真得知道要讀什麼?再上大學。在還可以讀書的前提下,當然就…去考試上大學啦。

那麼我上大學後的生活呢?上課、打工、打電動。
打工是為了有生活費。打電動是休閒。

前情提要結束。要說我決定上大學是對還是錯?我只能說是選擇。

除非在國中時,我就知道自己要什麼?或是懂得上不上大學,自己或家裡負不負擔得起?其實讀大學還有一部分是為了滿足長輩。

而這些就是我的選擇。

90年是我進大學的時候,已經是16年前的事。如果從現在來看讀不讀大學呢?還是該不該學貸讀大學呢?有幾個點可以來分析,首先是“錢”

上大學四年,單就學費,可能要負債30~50萬,還不含住宿生活費。

不上大學,直接出社會,每個月領25k好了。四年可賺120萬,存三分之一下來,也有40萬。

所以一畢業就是負50萬,與正40萬的差別(理想化)。

不上大學的情況下,只算基本加薪也可能來到28k。那等於大學畢業最少要有28k以上的薪水(現在有多少大學畢業生當作業員?),或者是要到30~32k以上。

單純看錢的話,會覺得讀大學虧大了。但真得是這樣嗎?

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,「貧窮會世襲,而且難以翻轉」

在負擔不起學費的情況下,光學貸讀高職就會負債20萬,再加上大學的話,總計高達60萬。

有一部分人,在這樣的條件下,會努力在自身,並提高自己的時薪,在大學時期就能用課後時間,達到20k以上的收入。有一部分人,仍是用時間換基本薪資,而我就是用時間換基本薪資的。

這是價值觀的差異。前者有機會向上好轉,後者則會受到家庭觀影響,可能越來越差。

大學四年如何渡過?跟家庭價值觀有很大的關係。

也就在這裡,決定了人生可以自主的第一個10年,會怎樣發展。

當滿足大多數人認定的社會基本求生條件(高中學歷),需要負債時,那真得要思考是否要負更多(上大學)?

要負債取得的東西,就一定要具備遠大於負債的價值。

是否要學貸上大學?我現在會覺得,如果你有把握在四年內賺回學費,或是畢業後一年內還掉學貸,那麼你就去吧!

至於賺錢的方法,都寫在刑法裡了

只要你願意往超過學費的價值方向努力,那麼負債就不是問題。


前篇文章“{談失敗}人生前段沒做對的事”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注意: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