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生一路平順,沒有大起大落。
這句話,是我在30歲前,對我人生的註解。
這麼說的原因,是一直在金錢方面都有一定的滿足,而物質也不至於匱乏。
這段時間的我,沒有負債,沒有信用卡,不懂理財,沒有存款。對於保險或股票、債券,沒有概念。住家中也只要負擔部分費用。
上班就是摸摸3C,跟同事或客人聊聊天,就這樣。
雖然看到零售業的困境,也看到自己未來的發展會被限制住,但沒看到更好的前景前,就待在舒適圈。(地獄圈)
在還完人生第一輪負債時,開始負擔家中的費用。當時會覺得人生怎麼這麼難?求學時期的月花費5000~10000元,就業一段時間後,個人的花費還是必須限制在5000~10000元。
人生好像只要有多的錢,就一定會出現額外性的支出!
是的。這句話其實一直在我身邊出現,不論是原生家庭環境,或是目前的生活。
也就因為這樣的狀態,會一直追求金錢上的滿足。
在追求金錢上的滿足中,會不小心落入某些陷井。
特別是,當某些物質生活很豐盛的人,來跟你談未來時…
人生也就這樣。
你是否聽過:「你甘願一輩子就領三萬多?放棄年薪百萬的機會?」
「增加被動收入,就可以成就未來。」
「有收入,又可以幫助人。這不是很完美的選項嘛。」
「我們的工作是幫助人,完美他的身體(健康、家庭、財務、風險、夢想。)」
「辛苦一陣子(2、3年),幸福一輩子(20~30年)」
但人生真得就是這樣嗎?
有些話,我現在看來,還是覺得它是對的。
在某些時候,總有朋友或不太熟的人提醒你,“你看起來不快樂”
面對這樣的低潮時,你是否能了解,到底什麼是真正適合你的?
有些人透過閱讀,有些人透過與人聊天,有些人透過運動。
其實這些行為,都是與人產生連結!(畢竟人是群居動物,不論行為上或情感上)
很多時候,這個連結不用太強,也能對人生產生影響。(這也是有些人上宗教團體,會改變自己的原因)
這些時候,是透過他人的人生經驗,開始反思自己的過去。
原生家庭是如何影響你的?成長過程的經驗,又如何造就你的否定自己?
你那麼想要成功,那你如何定義成功?
還是你的成功,來自於別人的口中?
你說人生為什麼要定義那麼多東西?
因為定義,你才知道目標在那裡,才知道如何執行,才知道多久能達到。
「幫助人,又有收入。」很多時候,這句話該這麼寫。
不是「有收入,又能幫助人。」
當你不是「行有餘力,幫助他人。」時,你便會在某些環境待得痛苦,特別是你又想幫助人。
是的。你必須嘗試的跟內在,跟自己溝通。
你必須了解「你的能力(思考),就是你常相處的5個人的平均。」
常跟創業家聊天(也要人家願意跟你聊),你就容易有創業的思維。
常跟三姑六婆話八卦,也就是得到許多八卦。
常跟電動、漫畫待在再一起,你就會變成宅宅(我宅我嬌傲)
每個人的人生選項,都不太相同。
也許成長環境,或商人的陰謀,告訴你,你必須成就完美。
你必須追求那個100分、100%
當你不符合他們口中,那個100分,或是付得起錢的消費者時,你就是不完美的,有缺陷的。
但我想說的是,在全球人口中,你是幾百億分之一,渺小到你在沙灘上,你還找不到自己。
對於家人來說,你也是他們的幾分之一。
對於你自己…你是100%,你是一。
THE ONE
很多時候,成功不需要從別人的口中定義。
真的。你要這樣告訴自己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
注意: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