{談工具}為何我從自修自升級windows電腦,改換使用macbook?

為什麼選mac?

約在8年前,在3c通路時。因為店內只有我跟店長兩個正職員工,所以全部的大小事物,都是我們兩人處理完成。

一開始店內廣告布置物,都是店長輸出完成。後來我也開始練習。

練習從模仿開始。一開始就是剪貼網路上的東西,先是剪貼網路上,公司做好的資料,直接輸出成海報。


再來就是從一個個的小素材,單一商品的、logo的、文字說明的,慢慢的練習複製。

在這個時期,大概理解了圖層的概念。

對於輸出大圖後,會糢糊的狀況,也知道是解析度與原始檔造成的。

在當了幾年的copy cat後,嘗試自己做冷氣販售型錄。也在這時候買了第一台windows筆電。

在買第一台windows筆電時,也跟一位好朋友討論。當時他是在賣apple的。當年的macbook沒有附太多程式,只是相較於windows,文書用軟體便宜很多。

在考量長久以來,都希望用免費軟體,取代付費軟體的情況下,再加上手上有許多小軟體或免費軟體的資源,仍然選擇windows電腦。

這時在製作冷氣型錄上,遇到各式各樣格式上的問題。
(排版跟美感?來的客人少,而且價格最重要)

其中一個問題是電腦轉檔速度慢。

為解決轉檔速度慢,在當時把該筆電可以插的記憶體加滿。還是不夠快的情況下,又在3個月後,趁便宜入手SSD,自己換硬碟。

一台2萬元的筆電,在東改西改後,接近3萬元。

再用約半年的時間後,發現許多速度,不太能接受、滿意。

而且自己換SSD的過程,遇到了硬體相容性的問題。只要系統安裝完,隔天一定自己掛掉,要再重灌。最後是硬碟送修才處理好。

還有一點就是,這台筆電用不到一年,外殼就出現破損。還好在原廠保固時間內,就直接報修處理。

這台筆電約莫用了一年半。在一次偶然的機會裡,遇到macbook出清。而出清價接近我花在筆電上東改西改的金額。

在windows筆電上的各式升級,知道自己的使用需求在那裡?

長年的使用習慣,都是雙螢幕,多視窗。

在硬體夠力的情況下,上網會慢,都是網路速度造成的。

在硬體不夠力的情況下,多視窗切換都會有問題。

而硬體不夠力,大多數是卡在一個很重要的零件:「硬碟」

而完整的軟硬體整合,在5年前,我在apple的電腦上看到。

自行升級的windows筆電,竟然順暢度比前一年度的apple電腦還差。

詳細了解後,知道當時apple用的硬碟,是一般windows筆電的五倍快。

雖然開機速度不會從一分鐘,變成12秒。但光軟體的開啟,與應用速度就差很多。

在為了提升工作效率的情況下,就改成使用macbook air了。

此時的OSX,還沒附贈iworks(keynote、number、pages),必須自己購買。

幸運的是,在該年的系統升級時,都變成直接送iworks。

會從windows改換osx的原因之一,是每次的系統版本升級。當年apple只要付個690、890,就可以升級。而windows必須要付上3000元,才能用新版本。

在改換macbook時,也遇上一些問題。例如自然人憑證啊、網頁IE限定啊、網頁只有flash啊…等等

這時候就學會另外一件事!安裝虛擬系統!(順便玩遠端)

到此為止的電腦使用方式,很大多數的時候,我都在測接頭速度啊、網路速度啊、硬碟速度啊…等等

記了一些數據的東西,還被同事戲稱“數據控”

我還戲稱「自己是要求速度在手上,而不是在腳上的男人。」

(在微軟與蘋果雙系統上,會遇到的問題,大概都處理過)

雖然使用蘋果系統上,在某些使用某些政府網站會有問題。就連麥當勞都不能看(當年)。

但內建硬碟的速度,以及4GB記憶體跑得比微軟16GB記憶體,還要快。

就是這樣。用了蘋果後,就回不去了!

(下集…macOS到底有什麼好用的?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注意: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