{內容力筆記}缺乏目的性的行為通常無效,如何改正行為

「內容力就是打造品牌的超能力」


2018年4月,學習Vista老師在hahow的線上課程「內容力:打造品牌的超能力」。

第一堂課,Vista老師就提到"內容構成的要素"。其中最打到我的點是:「目的、目標」,你製作內容的目的是什麼?


老師提到內容被賦予的使命,分為"傳達理念"、"輔助銷售"、"塑造品牌形象"。
依據這些目的,分別會設定不同的目標,與內容製作的方式。

如果以我個人來說,寫BLOG是想建立「個人品牌」。

那麼,我想建立跟什麼有關的個人品牌呢?
在建立這個部落格時,我並沒有設定任何目的。
個人過往生涯,也沒有任何規劃與目標。這樣的心態,往我原生家庭有關係;但出社會後,想要變得優秀,得到更多收入,就不能以這樣的方式生活。(36歲才懂,也不算太遲。)

在2017年12月時,寫過一篇關於Pinkoi行銷的文章。當時以「行銷」的角度來看,等到事後弄懂了更多東西,才瞭解那Pinkoi找Youtuber交換禮物,主要是要「塑造品牌形象」。

是的。每項行為都該有其目的,而不是單純的記錄。
還記得有朋友認為我很懂3C,建議我可以寫3C類的內容。但我自認為只懂皮毛而已。就算只懂皮毛,卻也比同職場的頂尖銷售員,可以處理更多的顧客疑問(提供多元的解決方案)。

若思考要重新處理這個BLOG的定位與目的?
我認為我可以把這些年來,我在賣場建議客人挑選商品時,是從那些出發點來介紹的開始。

在選挑3C與家電產品時,一定是想解決某件事。
例如挑選「電視」。有的人是當做「有線電視」的載具,也就是顯示器來用;若是這樣,4K機種則不是很重要的選項。

過去10年在賣場銷售,我大致上有整合一套,「簡單挑選」的方法,掌握好核心原則,就不容易被規格迷惑。

搭配好的產品思維,是可以寫成文章,提供給人參考的。

重新幫個BLOG設定主題的話,這是一系列我可以寫的。

也是「個人價值」的主張。

接下來就看我從怎樣的內容開始了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注意: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