{人生體驗}第一次經過台北市民生社區

因為公司開會,今天從台北捷運的南京三民站下車,一路沿三民路走到要開會的地點

走在南京東路五段時,街景就像日常的台北市住商混合區

一切的都跟台北市大部分的街景一樣

一開始轉進三民路時,在西松國小旁,也只覺得有些都更後的新建築

當走近西松公園,經過健康路時,突然有種完全不一樣的感受

突然覺得,這是我認識的台北市嗎?

高中時期去的西門町跟台北火車站週邊,偶而開會去的五分埔,松山車站週邊是我習慣的台北街景

而三民路上的某個段落,卻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…


沿三民路經過健康路後,走在路上的五分鐘,有那麼一點點像在士林劍潭的住宅區

不過這段路上卻乾淨許多

最讓我驚豔的是那片天空,走在路上有著乾淨的天際線~~

在不同的段落,有著40年以上的舊公寓,有著20年左右的電梯大樓

在社區與社區間,有著讓人感到舒適的距離

走在這,突然有種身在美國的感覺!

雖然有些社區看起來每戶坪數較小,但不會有老舊髒亂的感覺

有著一些老店面,卻仍然有一定的整齊與清潔

我開始思考這裡跟士林的差別

似乎是少了傳統市場

以台灣大多數的城市來說,最一開始最熱鬧的街道,都會有著傳統市場

看到路上的老店面,有想衝進去證實我想法的念頭…

(網路查詢後,有整理過的市場。不像其他的住宅區,傳統市場就在路邊。)


如果小時候曾經在這段路上散步,我想我對美國的加州或LA並不會覺得陌生吧

每一個社區都有自己的質感,每一個住宅區都有自己的氣場

在不做房仲的一些年後,我才懂得這樣的感受

有時候不成交,是因為介紹的質感不合

為了確定自己的想法,就上了Wiki查詢「民生社區」

維基百科上這樣寫著:「於西元1960年~1970年代的大型開發案,仿效美國先進的都市計畫,將台北市的某個角落,打造成美國式示範社區。」

難怪我會有一種在美國的感覺

如果說天母是因為居住的人,讓你覺得不像在台北

那麼民生社區就是因社區規畫,讓你覺得你不像在台北


寫到這裡,突然想到從小到大經過的都市計畫

建商為了有更多的房子賣,取得更多的容積

讓整個街道跟市容,都不是那麼適合人們行走

而馬路的規劃,也無法取得一種放鬆感

「民生社區」的特別性,也可能跟它臨近松山機場有關

因為機場附近,也無法真得蓋高樓…

如果桃園新的都市計畫案,能仿照「民生社區」,也許可以再造另一個不一樣的街景吧…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注意: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