{聽講心得}來開一間<一人公司> 主講人:于為暢 Inspired by Office 365

這是一則跟講座有關的感想,與<一人公司>這本書沒什麼關係

如何知道這場講座的?

一開始是在暢哥的臉書動態上看到的。還記得在前一陣子,就看到暢哥常常分享<一人公司>這本書。

如果你問我買了沒看了沒?我會說還沒,因為手邊太多書沒讀了。

但我倒是有把暢哥的著作:<從0開始的獲利模式>翻了再翻。

因為公司排休假剛好有排到7月20日,就嘗試透過工作生活家報名,也幸運報上名。


聽講前的小意外

說是意外也對,說是驚喜也可以。
就在確定報到名到,公司秀出7月20日有銷售活動加碼。
公司主管也在一次會議中,確認7月20日當天有誰休假?

排休假的我,只好在7月20日出發到會場前,先到公司發一下呆。
也順利遇到先前介紹的客人,回來購買MSI GF63 9SC-462TW這台筆電~~~


關於這場講座的主辦人


這場講座辦在台北信義區的法雅客,主辦人之一是生活工作家。

等到主持人開場後,我才發現這講座跟微軟的關係。哈哈

在搞懂整個關係後,才了解微軟願意給員工的空間有多大!

在我看來,“工作生活家”是微軟接受員工內部創業後,個人或團體員工進行個人品牌的發展,展現個人魅力的強度,進而轉化成自媒體,並用社團強化這些人的連結。

微軟不再強求使用者直接愛上它這個品牌,而是接受「使用者先喜歡我們公司的某個人,再來喜歡我這個品牌」。

而提供場地的法雅客,我相信在這樣大量的合作下,他們也可以有好的內容行銷產出。

當我在銷售電腦時,我一直都帶著「好的工作能幫助你省下時間,省下來的時間就好好陪陪家人,或投資自己」的信念。

在現場看到微軟的行銷方式,也感受到跟這信念相似的東西:「為生活而好好工作。」


關於講座的內容


暢哥從「如何開始個人品牌事業?」講起,因為<一人公司>書中的內容,說的就是暢哥的理想生活。

暢哥細數他20年來網路生涯,與這場講座的誕生,起源也就是“主動做點事,機會就可能一步一步慢慢來。”

一人公司與個人品牌的來臨,是因為網路帶來「個人規模化」的可能性。讓Work Less,Make More更容易達成(仍然需要努力)。

「個人規模化」的「個人」也就是「個人價值(品牌)」,等於「解決問題的能力」。

一個人「解決問題的能力」,可以用內容在網路被搜尋到。

怎樣知道自己是否有「解決問題的能力」呢?找個地方練習回答幫助別人的問題!

「個人品牌」的建立,是個人能力與“誰需要這東西?”的集合。

許多人覺得找不到個人優勢(能力)。暢哥提供一個解決方法,就是去找到比你差的人就行了!



關於這方法,在我離開上一個通路後,我有強烈的感受~~~~

我一直以為我習慣的網路電腦相關的軟硬體工作模式,應該是在市場上被大量使用的。

直到我離開較會使用網路與電腦技能的團隊後,我才發現不是每個人都會用雲端硬碟。

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在網路上共享資源、交流想法。

不是每個人看完部落格的文章,就能完成電腦軟體的操作的~~~在完成操作的同時,還能教人怎麼操作

就因為不是每個人都可以,也才讓我先前在門市銷售相關產品,會讓人產生一種很專業的感覺~~~


關於<一人公司>這本書


暢哥提到書中幾頁他很有同感的內容

例如P76   關於合作夥伴的相處?
      P102  出書的目的?
     
這邊就要讀書才能討論了

當你成為<一人公司>時,所謂的一條龍作業,就等於一個人作業,一個人要學習很多技能,處理很多事情。

而從工作開始學習到的技能,也能轉化成你的專業,也就是幫忙解決問題的能力。

想要成為<一人公司>,就要練習把某些行為養成習慣,習慣累積後就會變成目標。

因為我沒讀書,關於書中內容就無法提出想法了。


講座後的感想


其實在從零售走到房仲、保險,又回到零售後。我想實現「個人品牌」的建立。

回顧在工作上學到的技能,不見得是一開始就很有興趣,而是做了以後發現不討厭。

大量取得數據並嘗試優化時,也不會覺得煩。

才慢慢發現,我已經比某部分人厲害,比某部分人在這方面的了解有優勢。

關於「個人品牌」的建立,一定是從“執行”開始。

想寫文章就做吧

想拍影片就做吧

找不到你感到有興趣的東西做,那就先從不會厭煩的開始吧!

懂得生活,好好生活。自然能走出「個人品牌」的一條路。

至於是否要成為<一人公司>,就讓生活告訴你吧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注意: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