{人生感觸}關於<漂洋過海來看你>與李宗盛老師所寫的歌

在年輕時候,就聽過不少李宗盛老師的作品

卻在近中年時,才開始對較新的作品<山丘>比較有感

心中慢慢有些感觸,被<山丘>歌詞開啟

也有些更深的感觸,在<新寫的舊歌>裡看到

因為朋友的關係,又突然聽懂了<漂洋過海來看你>

在YouTube的留言裡,看到這句話:「年少不聽李宗盛,聽懂已是不惑年。」

我想這也是:「初聞不懂曲中意,再聞已是曲中人」的心聲吧。





突然聽懂<漂洋過海來看你>是在這個版本裡

如果要說遠距離,也曾有過很小的一段。

那些日子裡,就是妳的黑夜是我的白天,只能在稍微未睡,剛醒的時間聊天。

要說年輕時聽不懂<漂洋過海來看你>,是這段有疑問:「陌生的城市啊,熟悉的角落裡」

直到38歲,才突然懂得:「踏上陌生的城市,只為了尋找你那熟悉的身影。讓人熟悉的角落,就是在你的懷裡。」

在臉書貼上這段感觸,也引來一些人生學長姊的回應

有人說:「男聲就聽李宗盛,女聲要聽劉明湘」


就這樣反覆聆聽了幾個版本~~~

當回到最初的原版時,原來<漂洋過海來看你>已經是接近30年的老歌了

1991年到2020年,年少不聽李宗盛,聽懂已經不惑年。一個個的時間軸在腦中跳出

回到1990年代,當年可以出國的人家境一定相當不錯,幾乎都是出去求學居多。

1990年,能出國的人也可能有一定年齡,如大學畢業。(更早有一些小留學生)

對於1982年出生的我,還記得有鄰居在他10~12歲時,分別移居到美國與澳洲。

移民出國似乎在那個時間是段風潮(現在是用遊學表現)

<漂洋過海來看你>除了是老師身邊的故事,也是當時的社會時事。

在1990年,22歲大學畢業出國,也許就學時有情人。出社會後,就必須存些錢,才能見上一面。

1990年22歲的大學生,來到2020年也已52歲。

30年前就算沒有出國經驗,聽不懂<漂海過海來看你>,也可能在50歲前有過這段經歷。

「年少不聽李宗盛,再聽已是不惑年」,孔子說40而不惑。

我想寫這篇文章的人,大概跟我一樣吧…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注意: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。